正能量: 五兄弟 四代人 56口一个家

时间:2014年6月18日
地点:广西北流市新荣镇毓山村

宋家的全家福。

宋家家训。

不起眼的四合院。

不起眼的乡村四合院有120间房,五兄弟四代同堂其乐融融

56口人住一家 偶尔红脸 不碍亲情

北流市新荣镇毓山村,有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全家男女老少56口人,住在一个四合院里。在这个大家庭中,流淌着互助互爱的融融亲情

最小的是 一岁的曾孙

宋家志是这个大家庭的一员,大学毕业后一直在南宁工作,已有11年。但他的“家”,还一直在毓山村。

6月13日,宋家志回到家里。堂弟宋家佑迎上来,与他闲聊着。其他叔嫂见了,也上前打招呼。如同他一样,其他在外地工作、经商或创业的堂哥、堂弟等人,也经常回到这个大家庭。

这个家是由5个家庭组成,家长分别为宋盛华、宋盛佳、宋盛添、宋盛飞和宋盛楚,他们都是宋家志的父辈。大伯宋盛华早年因意外去世,现在家庭中主事的是宋盛佳,宋盛添是宋家志的父亲,排行第三。

现在,大伯家有了一个1岁的曾孙,这个家庭是四代同堂。“我奶奶是去年去世的,享年90岁。去年,我们是五代同堂。奶奶去世后,我们现在是四代同堂。”宋家佑说。

大家出资 建四合院

宋家的四合院坐落在村口,远看并不起眼。

早在1985年,宋家志的爷爷宋昌芬就请人设计这个庭院。因当时大家经济并不宽裕,于是各人出一点钱搭建了后院,直至2012年才基本建成,花费了300多万元。四合院有120个房间,从任何一个楼梯上去,都可以进入各个楼梯的房间,并连着天面。

后期建房的费用,主要是由宋盛飞来承担。宋盛飞在外面做工程,有一定积蓄。最终,这钱也平摊到各户中,大家有钱后,也分别归还宋盛飞。

在宋家,逢年过节大家都在一起吃饭,二楼一个共有的大房间,经常得摆下十多张桌子。尽管大家一起过节,但大家分担的账目,也如同平时做红白喜事一样算得很清楚。

宋家出了10名大学生

宋家有56个人,男女各有28人。平时居住在大家庭的有20多人,大部分都在外地工作、经商或读书,但碰上家族大事情、逢年过节都全部回来聚会。

在大门的走廊上,有他们的全家福,旁边则有一个“光荣榜”——上面有10名宋家大学生的个人相片。宋家志的姐姐宋妮是第一个考上大学的,1997年,她考上广西艺术学院。次年,宋家志也考上了广西民族大学。到去年止,大院里考上各类高等院校的宋家弟子已有10人。

问及宋家弟子读书的动力何来,宋家老小均指着主房右侧一间爷爷宋昌芬曾经使用的小书房说,是家风使然。

宋昌芬做过初中校长,一生酷爱看书,对孩子的管教非常严格,要求孩子学习刻苦进取。2009年,他去世时,只留下一个小书柜。书柜内有许多发黄的书籍,其中有清朝年间刊印的《康熙字典》几卷本。他在笔记本上,还写着一些告诫子孙后代做人做事读书的文字,要求家庭各成员互助互爱。

互助互爱 影响后代

大家庭居住这么多人,总是会有矛盾的,“但在各自的家长劝说下,矛盾很快也会化解”。

宋盛飞在当地是个经济能人,见证了宋家从小到大的发展。他说,以他5兄弟组成的大家庭,是在父亲的教诲下持家的,平时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帮助,“我大哥当年意外去世后,留下5个孩子,最小的才3岁。我们把5个小孩当作自己的孩子养,供他们读书,直至他们成年。现在这几个小孩都闯出了自己的事业”。

在分房时,宋盛添见大哥家孩子多,主动让出了自己的一份。

父辈对大家庭的互助互爱作用,也影响着下一代。宋家志说,现在大家庭中,只要有谁考上大学什么的,大家都会出钱出力;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上前帮助,总不计较。

忠厚传家情永在

家和万事兴。宋家的后代在玉林、北流及南宁等地开办实业,而富裕后的宋家后代,经常不忘帮助村民。

宋盛飞不但自己创业,还带领乡亲们致富,并照顾两位80多岁的孤寡老人。村前原有一条泥泞路,出入不方便,他便带动村民筹资修路。

宋妮、宋家志等人也在南宁等地创办自己的实业,他们认为成功是源于爷爷的家训。今年春节,他们把家训以对联形式张贴在主房中间的一个祭祖的厅堂。在厅堂的左侧墙壁上,有用红纸写的文字:忠厚传家情永在,和平处世德常存——“居家忍字苦推行,百忍千和财气生;父母带头行正路,儿孙合力奋前程;弟兄相助兴家业,姐妹无忘手中情;婆媳之间常体谅,公孙互爱要真诚。”

宋盛添说,这副对联是“对内”的,“对外”的是右侧墙壁上张贴的那一副对联:忍一言风平浪静,退几步海阔天空——“文明礼让人应学,粗口烂言话不倾;君子取财须有道,经商买卖要公平;亲贤远佞时时记,敬老和邻日日行;勤读勤耕传美德,夫和妇顺振家声。”


上一篇: 多伦多警方“欺负”穷人 市民怒而示威抗议

下一篇: 路人掏手机误将钞票撒大街 “红衣姐”护场喊失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