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空巢村儿童十年的转变
地点:安徽省繁昌县孙村镇中分村
作者/吴芳
10年前,一个偶然的机会去了中分村,记忆中的中分村,村子很老,少量的白墙灰瓦,和皖南普通村庄没有什么区别,唯一的区别是这里曾经是新四军第三支队的指挥部所在地,谭震林和妻子田秉秀结婚的地方。
而印象最深的则是,这是一个典型的空巢村,漫步在村庄里,除了在村口闲逛的家禽和见了陌生人狂吠并露出凶光的家犬,很少有行人,即使有,也多是老人,只有在放学后,村子里因为多了一些孩子,才显得一丝丝生机。
再次踏进这个村,已经相隔十年。上次的记忆仿佛就在昨天,但进入村中,还是很让我吃惊。如果不是依靠着童管翠理发店的位置判断,我已经分辨不出村里著名的连理树的位置,而十年前光着膀子在村口闲逛的小徐鑫已经出落成一个帅气的小伙子。
与十年前比,童管翠稍微胖了一点,模样变化不是很大。在童管翠的理发店,当我描述十年前曾经来拍过她的小店时,曾经拍过中分村,她竟然回忆不起来,更想不起来那一年她自己曾经留的是短发。直到我打开电脑,翻看10年前她帮村民理发,还有村子中的画面时,她才恍然大悟。她似乎有些激动,在翻看电脑中的画面同时,她的记忆的闸门也随之打开:“这个孩子在县城读书,徐老已经不在了……”
当然,让我吃惊的不仅仅是人的变化,整个村庄变化也很大。除了道路变成了石板路,还多了一口水塘和两个休闲广场。最重要的是村民观念的变化,村民徐木水就无不自豪地告诉我,“我现在生活条件不比城里差,吃的都是自己种的,空气还比城里好,晚上也比城里安静,要不你们城里人咋喜欢到我们这里来转悠?你说我们全家日子怎么样?”
离开中分村已经多日,中分村却已经深刻在我的记忆中,不知道再过5年或者10年,中分村又会变成一个什么样子,那些村民们又会变成一个怎么样子?作为一个旁观者,我深深地祝福他们。
十年前,67岁的徐孝弟老人带着孙子在村口,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了,中分村也成了只有老人和孩子留守的空巢村。
现在徐孝弟已经77岁,身体也还硬朗,孙女已经长大,随着儿子在铜陵读书。
十年前,5岁的徐鑫光着膀子在门前的沙土路上玩耍,妈妈在帮人理发,他似乎有点“寂寞”。
现在徐鑫已经15岁,在镇子里的中学读初二,每天早出晚归,而他家的理发店依旧还在那里。
十年前,徐鑫的妈妈童管翠26岁,是留在村里为数不多的年轻人之一,她在自家门前开起理发店,理一个头也不过2元钱。
经过十年,理发店依然在,理发的价格涨到了7元。虽然每个月收入并不高,但童管翠还是觉得挺不错,毕竟在家门口,方便别人也可以照顾孩子。
十年前,3岁的叶子兴被奶奶带到了菜地里,她的父母在外地打工,一直是爷爷奶奶在照顾她。
现在,叶子兴已经13岁,读小学五年级,只是父母依然在外打工,十年里,他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加起来还不到一年。
十年前,村中的小店是村子里最热闹的地方,老人们喜欢聚集到这里唠嗑。
十年后,白天小店门前依然热闹,不过逐渐多了很多年轻人。经济的好转,让越来越多年轻人选择回到家乡。
十年前,这些孩子在村子里的小学读书,当时村小学150名学生中,93位是留守儿童。
十年后,这波孩子都已经在县城读高中。徐鑫、 徐浩然、徐翔和昌杰(从左至右)周末回到村里打篮球,他们的父母现在都住在村子里,不再外出打工。
十年前的中分村和普通的村庄没有任何区别,破旧的村路经常尘土飞扬,一下雨就变得泥泞不堪,村民的生活十分单调,对“休闲娱乐”完全没有概念。
十年后,中分村的道路和配套设施发生了质的飞跃。
十年前,孩子们的游戏都很单调,放学路上几个男孩在爬树,泥巴和石子都是孩子们的玩物,陪伴他们度过漫长的童年。
现在村口和村子中央的广场上都建有健身器材,这里成为孩子们放学的好去处。
十年前,村民徐木水的老伴带着孙女小静雅在村口玩,那时留守的女人们除了忙农活,都是靠聊天打发时间。
如今,每到天黑,村子中央的广场上就会响起音乐,女人们也和城里人一样跳起广场舞。
十年前,农民闲暇时还要去砍柴。
现在,闲下来的时候,老人们聚在村口的广场上聊天看报,享受春天的阳光。
十年前,7岁的徐敏(中间的女孩)和同学们奔跑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当时这条路还是泥土路。
现在这条路已经变成青石板路,村里大多数道路也变成了水泥路。徐敏和小伙伴们已经长大,她现在在县城读高一,通常在周末才回家。
中分村的空气比城里好,晚上也没有都市的喧哗,这几年,越来越多的城里人都喜欢来这里享受田园生活。随着游人增多,村子里的农家乐多了起来,也热闹了不少。日子终于好起来的中分村,正期待着下一个十年的变化。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时提出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美丽乡村建设具体要求。
2013年,中分村已经被列为农业部“美丽乡村”试点乡村。
上一篇: 3岁女童被亲妈逼吃大便
下一篇: 教师长期性侵13名5到8岁女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