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职业妈妈”17年抚养22个孩子
地点:河南开封
马耐勤和她的孩子们。受访者供图
每次来了新孩子,都要经历一次重新当“妈妈”的过程。
因为爱孩子,48岁的马耐勤在开封SOS儿童村一待就是17年,在这里,度过此生最好的年华。至今,她已经成为22个孩子的“妈妈”。
她说,自己的工作平凡而琐碎,儿童村里10年以上的妈妈就有8位,至今没有成家。想到有一天能儿孙满堂,她觉得“这辈子就值了”,虽然她的儿女们都还没生孩子,但她已经考取了高级月嫂证和高级育婴师证,“做好了准备”。
印象
年龄最大的导游
知道这个人,是有朋友偶然告诉我,马耐勤是她见到的年纪最大的导游,而且是一个带着很多孩子的“妈妈”。
因为是突然造访,马耐勤并不知道记者的到来,这天,她带着两个期末考试刚结束的孩子出去玩了一圈。
这两个孩子刚来4个月,对开封还不太熟悉,马耐勤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让孩子尽快适应这里。“前几天是去领导游证,我2012年就考了资格证,是那一年面试里年龄最大的。”马耐勤希望自己有生之年能多学点东西,多见点世面。她是河南大学校园的常客,“蹭课”已有十几年历史。除了导游证,她还有高级月嫂证、高级育婴师证等。
“我不断学习,孩子们也能受好的影响啊!”她直言,考这些证,并非真的要去工作,自己所有的努力,最终目的都是希望孩子们能“潜移默化,在一个有文化氛围的家庭里长大”。
改变
从“强迫”到“引导”
十几年来,孩子不断到来,这也就意味着,“潜移默化”的过程注定是艰难的,从毫无带孩子的经验到现在已经送走4个大学生,这位“妈妈”也在尝试改变。
马耐勤来自洛阳,26岁那年,她看了一部叫《只要你过得比我好》的电视剧,这部电视剧讲述了SOS儿童村没有血缘关系的一家人相亲相爱的故事,她被深深触动。
“我高中毕业在老家当了两年学前班老师,我喜欢孩子,看到电视里的‘妈妈’很不容易,我感觉我能做。”从那以后,马耐勤就一直打听这方面的信息,“在1997年我听说开封也要建儿童村,就赶过来了。”
从“带家阿姨”到“专职妈妈”,马耐勤在适应做一个真正的母亲。不过,激烈的碰撞总是不可避免,“那时候我要求每个孩子都得有一技之长,画画的、弹琴的,要么是体育很好。”而孩子的叛逆常常让她头疼,“我是为他们好,他们怎么就不理解?”
随着孩子越来越多,她“和孩子一起成长”,“强迫教育”已经不适用于现在的孩子,“引导”才是更好的教育,“我以前的心态是孩子要受到更好更高的教育,后来觉得成人比成才更重要。”
挣扎
我离开了这些孩子怎么办
其实有了这些证,马耐勤或许可以去谋得一份更高收入的工作。但她喜欢孩子,不愿离开,一如这17年的坚守。
有时候碰到难管的孩子,马耐勤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也会伤心难过,尤其当付出的真心不能换来孩子的理解时,她会两眉紧锁,左右为难。
“我不是没想过走,十几年来来去去的人很多,但我走了孩子们生活就不稳定了。”马耐勤说。
她告诉河南商报 记者,来到儿童村的孩子大多有一个悲苦的童年,如果村里的“妈妈”三五年换一个,那么孩子就会认为“妈妈”不是真心爱自己,很容易受伤。她不忍心。
除了她,村子里,10年以上的妈妈还有7位。她们都是在20多岁的年纪来到这里,全身心扑到这些孩子身上。
反哺
甜蜜的“负担”
虽然韶华不再,但马耐勤的一个女儿告诉记者:“我的妈妈是最美丽的妈妈。”
若按55岁退休来算的话,马耐勤还有7年时间待在儿童村,她的愿望是,在退休之前能带30个孩子。说起带过的一个个孩子,她的话匣子关不住了。
十年前,她因病住院,一周时间里,大女儿都寸步不离,“整日整夜陪着我,照顾我”,出院那天已是腊月二十九,也是孩子做的饭,这份温暖,马耐勤受用至今。
“走了的担心过不好。”这不,一个已经大学毕业在海南工作的女儿给她买了一堆年货,让她很过意不去,“刚毕业压力大,没啥钱,我在这好得很。”
另一个在开封本地的男孩在网上买了一个足浴盆寄回家,她一查值好几百块钱,很心疼,“我从来没想过他们长大会回馈我什么。”
“既幸福又不安。”她说,希望自己在退休后还能给孩子们尽点力,“到时候有了第三代,拍全家福怎么的也上百个了,门口都该站不下了,我想这辈子也就值了!”
PS:河南开封:“职业妈妈”17年抚养22个孩子(图)
上一篇: 女子担心前夫之子受委屈 卖掉现任丈夫儿子
下一篇: 六旬驼背母亲收养40余名弃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