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 一位洋菜农20年的生态农业实验

时间:2014年6月22日
地点:上海松江区泖港镇

图为洋菜农朗杰士

美国人朗杰士,曾是沪上一名备受关注的洋菜农。几年前,他告别近20年的菜农生涯,正式退休回美国。

但如今,这位洋菜农又回来了。虽然,70岁的老朗已种不动两三百亩的农场,但他还是租下了农场里的7亩地,每过几天就去看看自己的菜田,并搞点蔬菜种植的土壤实验。其余的大部分时间,他就和夫人唐碧云安静地生活在佘山脚下一处居所里,刻苦地撰写回忆录。

朗杰士说,回到美国,自己总感觉无所事事,如今重新回到上海松江,“在月光下开着拖拉机耕田”,才又找到了舒适惬意的感觉。其实,不管是20年的生态农业实践,还是正在写作中的一页页回忆录,都传递出了老朗对于土地的那一份情意。那种珍视,那种呵护,值得我们深思。

经营农场,曾以节约闻名

朗杰士经营的农场,曾经多次搬迁,先是在浦东六里乡,后来是闵行七宝镇,最后是松江泖港镇。这样的搬迁经历,其实也见证了上海郊区城镇化逐步推进的轨迹。

作为洋菜农,老朗备受关注的点在于:他经营的农场无疑是“高端”的,生产的上百种生食蔬菜在当时都是新奇品种,客户也是外滩三号、新锦江、香格里拉等沪上知名酒店,价格更是普通蔬菜的许多倍;但同时,朗杰士农场又以近乎“吝啬”的节约而闻名,那里的每一滴水、每一?土、每一片菜叶都不会白白浪费。

实际上,作为一名老外菜农,朗杰士用自己几乎有点“偏执”的实践,为我们示范出了一种生态高效的现代农业经营模式。

朗杰士不太愿意接受媒体采访,但记者有幸在几年前实地参观了他在泖港镇的农场。刚进入农场,记者就远远看见三五成群的农妇戴着草帽在田里劳作。朗杰士说:“这场景像不像回到了几十年前?我们不用一滴农药,而是全部请人来拔杂草。”

农场里的排水沟,都是朗杰士亲自设计的,实现了废物利用。据介绍,农场原址曾是水稻田,种蔬菜太湿。于是,他重新设计,在蔬菜大棚两侧挖出一高一低两条水渠,挖出的土填高菜田,同时在菜地下挖几条排水沟,用破旧瓦片搭成屋脊状,上覆一层蛇皮袋,不仅渗水效果好,还不会堵塞。渗出的水流到低渠中,再由水泵输送到高渠,经过一番净化,用来灌溉或直接渗到菜田里,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水系统。一条72米的瓦片排水沟,只花费了150元。整个农场,共有上千条这样廉价实用的排水沟。

他还对几百个蔬菜大棚进行改造,实现了多重节约。在农场,一般30米长的大棚,全部被“拉伸”成了72米长的大棚。这样做有若干好处:首先,省去开两扇门的费用;其次,省出两个大棚间的空间;再次,买来的塑料薄膜、遮阳网等,一般都是73米左右的长度,直接覆盖到棚架上,可省去人工剪裁的成本。考虑到如今的薄膜更结实了,朗杰士还改变了搭建大棚的钢管间距,把原来每0.6米一根改为每1米一根,又节省了40%的钢管。

垃圾分类,物尽其用。在农场里,我们也见不到随意丢弃的农作物残枝剩叶,因为它们全部进入沤制池发酵,被制成有机肥。唐碧云说,刚来时这里还是一片废墟,他们夫妇俩昼夜劳作清理出了8吨垃圾,之后又进行垃圾分类,把可用作蔬菜绿肥的树叶、杂草等堆放一边,把碎石子拣出来铺路,把泥土垫到地势低洼的田里去……

“我们要用最低的成本,种出最好的蔬菜,同时保护好这里的水土环境。”当时,朗杰士如此总结自己的农业模式。

土壤平衡,是多年不变的追求

朗杰士与中国结缘,始于1988年。只不过,当时,他还没有从事农业,而是冲着洽谈第一条彩电生产线而来,逗留时间也只有30天。

随后,他又来到中国推广肥料,但必须先做土壤试验。这一次,中国农业部门给予了他6个月的签证时间。在这段时间里,他与上海土肥站合作,骑着自行车到各处农田做土壤试验,足迹遍及沪郊各区县。

正是此时,他在试验中发现,浦东的农田土壤中养分很不平衡:氮的含量很低,钾的含量几乎没有,而磷的含量非常之高……前阵子,记者再次来到朗杰士家中拜访时,他说起这些仍有些激动,并特地拿出一张白纸和一个铅笔头,很快在纸上画出了一个倒“V”字,在上端标出磷元素,下面两端则分别标注氮元素和钾元素,给记者详细讲述当时检测出的土壤成分。

这样的土壤检测结果,给他上了“第一课”。要知道,正是中国农民长期凭经验施用的猪粪肥料,才导致了土壤中的磷含量过高,而氮、钾的含量却严重不足,最终农作物的产量无法得到有效提升。这并不是浦东的特殊情况,而是上世纪80年代中国农田的普遍情况。而当时的孩子普遍缺钾,也与这一情况有密切关系。令他感到遗憾的是,此后,中国农民逐渐认识到了氮肥、钾肥的重要性,但又出现了过度施用的情况,对土壤再次造成了伤害。

改善贫瘠的土壤,是要把它变成养分平衡的土壤。1992年,朗杰士开始创业,在上海当起了菜农。他要用自己的种田实践,来摸索到底如何修复土壤,如何平衡土壤,形成可持续的土壤,从而可以为人类服务更长时间。

“虽然爱上了农业,但最初朗杰士并不懂农业,刚种地时也还是个外行。不过,他过去学的地理和化学专业派上了大用场。”唐碧云告诉记者,最初的两年半中,他为中国农业部和上海土肥站做了27个实验,反复做着平衡土壤的实验,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之后,有那么五六年,他在美国和中国之间飞来飞去,把自己浸泡在美国农业科学馆里,拼命吮吸着农业科技的养分。

有人以为,朗杰士在中国种田,肯定是引入了美国的先进模式。也有人对其略有了解,便认为,朗杰士是遵循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农业模式。但其实,朗杰士修复土壤讲究“中西结合”。

他认为,把美国的种田经验搬到中国来,一点用也没有。因为,中国和美国的土壤情况完全不同。他比较认可中国人喜用农家有机肥的传统习惯,认为这对改善土壤板结有作用。但他同时又通过试验指出:要想有机肥在农田里发挥作用,必须先发酵半年到一年,否则,即便施到田里了,发挥的效果也不大……

因此,在自己的农场里,朗杰士一边坚持施用发酵过的农家肥,一边积极实践“测土配方、精准施肥”:每次施肥之前,先测一测土壤成分如何,然后再缺啥补啥。几年下来,他得出了一套科学种田的数据。如此,既能提高产量,又能保护土壤不被透支。为什么要搞得这么精确?朗杰士认为,人体缺什么营养,说到底大多是通过食物从土壤中获取的。因此,做到土壤的营养平衡,对平衡人体所需的各类营养,也是非常有意义的。

在撰写回忆录的过程中,朗杰士始终热衷于“土壤平衡”的研究和表述。但令他发愁的是,近几十年来,人们逐渐看到了土壤养分不平衡的问题,但工业化带来的土壤重金属污染问题,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而这一点的危害更大。

退休生活,渴望继续留在中国

对于不能再亲自种田,朗杰士表达了无尽的遗憾。但他也坦言,毕竟自己70岁了,身体各方面都在走下坡路,再去经营两三百亩的农场不太可能了。

于是,在2010年,他宣布正式退休,并将多年研究所得的“种菜经”以及价值20多万元的蔬菜新品种,全部赠送给了松江区农业部门,希望能为沪郊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再尽一份心。“这些是我的毕生心血,我希望它们能留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

很快,当地政府部门为朗杰士的“节约型农场”找好了“婆家”。原来,松江区政府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签约,准备建立植物基因研究与新品种培育基地,这片农场正好派上了用场。

而朗杰士赠送的蔬菜种子,也被“播种”到松江云间大自然蔬菜基地。松江区蔬菜技术推广站有关负责人表示,朗杰士蔬菜种植研究成果中,包含了食用农产品安全、节能环保生产等先进方法,将继续在市郊农田里推广应用。

让朗杰士感到欣慰的是,虽然自己不再种田了,但松江农业越来越强调“生态可持续”了。说到这儿,他还十分熟练地介绍起了松江的“家庭农场”、“三三制”等经验。比如家庭农场模式,不仅培养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者,稳定了当地粮食产量,还通过“种养结合”极大改善了农田生态环境。“三三制”模式,则要求全区粮田每年三分之一种粮食,三分之一种绿肥,三分之一轮休,探索用地与养地结合。数据表明,如今松江全区水稻亩产572公斤,比之前增加21公斤;种养结合型的家庭农场化肥使用量折纯氮减少了30%;粮田土壤有机质也比2007年增加23%。

眼下,朗杰士每天在家的生活十分简单。除了看书、写书,唯一的娱乐就是练练中低音号,而夫人唐碧云则在一旁弹弹琴。此外,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爱好,那就是回到农场里,亲自驾驶拖拉机耕田,偶尔回头看一眼刚耕过的疏松的土壤,心里感觉特别踏实,特别美好。

然而,他也有烦恼。他渴望一直留在中国生活,一直关注并研究中国农业。但作为松江农委特聘的高级顾问,按规定今年将是他呆在中国的最后一年。接下来,谁能给这位洋菜农继续留在中国的理由?


上一篇: 绝症老人留遗书后出走

下一篇: 老伯晕倒因打不通110 用垃圾桶拦路泄愤